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我校召开《湖南文理学院报》创刊200期座谈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08-11-02 [来源]: [浏览次数]:

11月1日,为庆祝创刊200期,回顾校报9年办报历程,探讨校报今后发展思路,《湖南文理学院报》创刊200期座谈会在学校办公楼二会议室举行。党委副书记石子球,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副会长刘贡求,省高校校报校报研究会秘书长李殷,常德日报记者龚兴建,宣传部以及各学院、职能部门代表、历任和现任校报编辑记者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由宣传部部长朱强主持。宣传部副部长、校报编辑部主任刘曙东首先对创刊200期办报历程作简要回顾,他介绍,《湖南文理学院报》创办于2000年1月18日;2001年9月10日,正式启用国内统一刊号;校报第81期由四开四版扩大为对开四版;第105期开启校报电子版;2007年5月10日,校报第166期启用电子版新版,进入中国高校校报电子版平台;第192期由黑白版改为彩色版。他说,校报实现的这些跨越,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由形式所承载的内容上质的飞跃。对于如何进一步办好校报,把校报办得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刘部长提出五个办报强化观念。一、强化舆论阵地观念,更好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强化服务中心观念,更好地为学校中心工作造势助威。三、强化精品观念,更好地在校报的出版质量上下功夫。四、强化办报育人观念,更好地培养提高编辑记者队伍。五、强化群众办报观念,更好地组织校报稿源。

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刘贡求、李殷同志在会上对我校校报办报水平表示肯定,赞赏校报作为我校党委喉舌所发挥的理论导向作用,指出《湖南文理学院报》在湖南省高校校报发展史具有的重要地位。常德日报记者龚兴建对我校报今后发展提出建议:开门办报,将视野拓展至全省、全国教育新闻;挖掘热点话题,如近来归校的校友风采;增强报纸互动性,办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报纸。党政办副主任、原校编辑部主任侯立兵,纪委副书记、原宣传部部长熊成群也对校报今后就提高办报质量和水平方面发表了看法。

最后,长期分管校报的党委副书记石子球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湖南文理学院报》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党委喉舌,联系桥梁,服务师生,沟通内外”的办报宗旨,见证了我校九年多来坚持改革与发展、培育合格人才的历史。在学院更名、教育教学改革、创文明高校以及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校报发挥了重要作用。石书记同时指出,校报还需继续努力,尤其要在加强深度报道、贴近师生和增强可读性等方面要狠下功夫。他希望校报编辑部要把200期当做一个新的起点,从三个方面狠下功夫,树立三种意识:一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要牢固树立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服务。三是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校报办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报纸。

座谈会上,宣传部还对我校宣传报道先进单位: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工作部、法学院、文史学院、美术学院进行了表彰。

(文字/杨婷婷 图片/邵启湖)